 美國《財富》雜志網站近日發表了對于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企業的深度報道。 文章指出,阿里巴巴的馬云和騰訊的馬化騰在各自的領域都掌握著巨大的市場份額:阿里巴巴的線上市場擁有5.52億活躍用戶;騰訊的微信注冊賬戶不久前剛剛越過10億大關。 這些年來,他們都建立起了大量的業務,但是彼此之間似乎并沒有什么交集,也沒有直接競爭的意愿。然而,隨著兩家企業的不斷成長,他們之間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業務上的重疊,于是競爭還是來了。 比如,騰訊最近正在阿里巴巴擅長的領域:零售和金融服務領域進行投資,而阿里巴巴則針對平臺上的小企業合作伙伴推出了移動消息工具——釘釘。 美國《財富》這篇報道將阿里巴巴與騰訊的業務領域、產品、投資風格與他們之間的競爭進行了整理與分析,全文由新浪科技編譯,略經鈦媒體編輯: 巨頭之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之間的相互平衡與制約左右了世界的命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之間的競爭一度讓世界側目。阿里和福爾曼之間的競爭主宰了拳壇很長一段時間。而在流行音樂領域,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和坎耶·維斯特(Kanye West)成為了樂壇中的冤家。 在商業領域,兩家中國企業也形成了這種競爭,他們就是阿里巴巴和騰訊。 兩家企業的市值都在萬億美元水平附近徘徊。兩家企業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數字領域都有著主宰權:騰訊統治游戲和消息平臺,而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實力無人能撼動。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騰訊和阿里巴巴扮演著活躍的投資人角色。 另外,兩家企業的誕生地在中國都算不上是“超一線城市”,阿里巴巴的總部位于上海附近的古城杭州,而騰訊的總部則位于香港旁邊的深圳。 最后,在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上,兩家企業在各自的領域都掌握著巨大的市場份額:阿里巴巴的線上市場擁有5.52億活躍用戶;騰訊的微信注冊賬戶不久前剛剛越過10億大關。 盡管雙方有著太多的相似點,但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其實是兩家完全不一樣的企業,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和風格,他們兩者之間的區別有點像蘋果和谷歌之間的區別。 兩家企業誕生的時間點也非常相似,都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那時的中國正在對互聯網進行探索,這些年來,他們都建立起了大量的業務,但是彼此之間似乎并沒有什么交集,也沒有直接競爭的意愿。 然而,隨著兩家企業的不斷成長,他們之間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業務上的重疊,于是競爭還是來了。 例如,騰訊最近正在零售和金融服務領域進行投資,而這正是阿里巴巴的看家本領。于是阿里巴巴開始還擊,他們在騰訊的后院看到了機會,針對平臺上的小企業合作伙伴推出了移動消息工具。 有意思的是,雙方還有另外一個經常被拿來比較的地方:兩家企業的領導人都姓馬,但是其實馬云和馬化騰之間并沒有任何親戚關系。于是,騰訊和阿里巴巴之間的競爭被人們笑稱為“二馬之爭”。 二人之間爭奪的那個獎杯,就是中國數字領域的頭把交椅,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速度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 馬云和馬化騰已經熟識多年,盡管兩個人都彼此尊重,甚至惺惺相惜,但是在看到對手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兩個人的心里或多或少的還是會出現一絲不悅。 工程師出身的馬化騰很少接受西方媒體的訪問。 在去年12月于廣州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上,46歲的馬化騰將阿里巴巴形容成了一個貪婪的房東,因為阿里巴巴的線上市場淘寶會向商戶收取費用。 馬化騰表示:“我們的立場不是要和合作伙伴展開競爭,而是要為他們提供幫助。”他指出,只要阿里巴巴想要,他們隨時都可能向房客提出漲房租的要求。而騰訊并不是一個把店面出租給商戶的商場。他說道,微信提供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合作伙伴可以使用它獨立銷售商品,不受騰訊的制約,而且商戶也不用繳納“租金”。 幾個月之后,53歲的馬云以不點名的方式對騰訊進行了回擊。一直以來,騰訊都有一個不太好的名聲:該公司喜歡在他們的平臺上榨取利潤。 馬云說道:“從文化上來說,我們是兩家完全不同的企業。我們更加理想主義。在賺錢的同時,我們也想要做好事。我們對人的信任超過了我們對產品的信任。” 在占領市場方面,阿里巴巴和騰訊有著不同的行事方法,他們所使用的不同方法讓二者可以在不產生沖突的情況下各自成長。 在發現適合自己商務平臺的企業時,阿里巴巴通常會購買這家企業的控制性股權;而在相同的情況下,騰訊的做法是購買多家企業的少數股權,從而為自己贏得合作伙伴以及使用對方技術的權利。 另外,由于中國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雙方之間的競爭并不是一場零和游戲(新浪科技注: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但是盡管如此,兩家企業依然有能力在這場競爭中強硬起來。 在美國企業看來,電子商務在中國市場上的統治力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情,在中國騰訊和阿里巴巴在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上都不支持對方的支付服務。 在騰訊和阿里巴巴與投資銀行簽約的時候,他們都會要求對方與自己進行獨家合作。其實很多企業都會提出同樣的要求,但是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要求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因為兩家企業都是中國主要的投資方,他們提出的這個要求有可能會影響各自所投資的企業的工作。 雖然世界市場的規模足夠大,但是騰訊和阿里巴巴之間還是陷入了競爭的境地。 Coresight Research是一家位于紐約的零售咨詢機構,該機構專注于中國市場的研究,其CEO黛博拉·魏因斯維格(Deborah Weinswig)表示:“直到不久以前,雙方還都是在自己的沙箱里發展,但是如今沙子卻已經開始漏得到處都是了。” 阿里巴巴:釘釘和新零售 杭州,因為美麗的西湖而聞名于世,1000年以前,一條大運河將杭州與北京連接了起來,使杭州成為了當時中國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今天,提到杭州時,一些人首先想到的卻不再是西湖,而是1999年馬云等“十八羅漢”在這里的湖畔公寓建立的阿里巴巴。 如今,阿里巴巴還保留著這個湖畔公寓,但是并不是將它做成了博物館。該公司將它變成了一個新企業孵化器。 從阿里巴巴輝煌的總部只需驅車一小會兒就能來到這里。公寓外面有一輛嬰兒車,還有幾件衣服晾在晾衣繩上,這些東西應該屬于住在這里的人們。進入公寓,爬上幾層樓,四十幾名工程師正在一個4室的居室內忙碌著,墻上掛著阿里巴巴創始團隊的照片。屋內的一個白板上寫著鄧小平的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在這塊白板上寫下這句話的,正是馬云自己。 |